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守币人

一群人,在海拔3900米的白马雪山腹地安营扎寨,十多年来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上班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守币人。他们出门巡山都是海拔4000米为起点,最高的垭口海拔5080米,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守着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初心使命。

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白马雪山生态定位监测站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工作站,在国道214线白马雪山一号隧道旁边,一道简易的栅栏就是进入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的防火通道路口守币人

牧棚是“五星级酒店”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曾在10年前去过一次曲宗贡,那时站里人很少,只看到站长提布和两个护林员守币人。如今的曲宗贡有了不小的变化,人也多了。

记者了解到,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是2012年正式成立,属州局下属科室,曲宗贡管理所是2019年成立的,属于德钦分局下属站所守币人。两个单位成立开始就合署办公,现在大家都简称为曲宗贡站(所)。提布已经51岁了,2010年白马雪山保护局拟建设曲宗贡监测站,筹建工作落在了提布的肩上,经过两年的建设,2012年白马雪山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挂牌成立,当时站里只有两个编制,提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站长,他和木艳春是监测站最初的工作人员。由于监测站人太少,分局一直将江次农布抽调到监测站,直至2019年白马雪山保护局德钦分局成立了曲宗贡管理所,江次农布就任管理所所长。说是一站一所,其实都是一班人马,自监测站成立至今,他们三人可谓是站里的“元老”。

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展开全文

说起当年的状况,提布感慨颇多,他介绍,当时没有电,只能用蜡烛照明,取暖只能烧火,保护区禁止砍树,但是森林里的枯枝落叶足够他们过冬守币人。每次周末回到家里,家里人总是说他们全身都是烟熏的味道,因为雪山上早晚最低气温到零下30度,他们几乎整个秋冬季节都在火塘边工作、生活。十余年来,他们已经记不清在雪山上巡回走了多少遍,反正与雪山相邻的六个乡镇的每一道山梁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两年前,曲宗贡终于通电了,防火通道也在去年修到了监测站前面,人员也增加到8个,先后有5个年轻人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守币人

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为了监测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每年他们要在雪山上布设200多台红外线相机,遇到极端天气,他们还要冒着齐腰深的大雪投放食物,帮助野生动物顺利过冬守币人。大巡护是监测站最为艰苦的工作之一,“在大巡护过程中,看到牧棚无异于看到了五星级的酒店,可以在里面烧个火,把淋湿的衣服和睡袋烤一下。”杨建强说。

杨建强是在2019年考入监测站工作的,说起巡山的过程,他特别佩服提布和几个站里老人,他说每年的大巡护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下雨天,“由于海拔太高,我们背东西特别费劲,因此除了必备的睡袋、食物,就只能多背个轻便的塑料布用来搭帐篷,每天晚上漏雨或是被地上的雨水淋湿是常有的事守币人。”杨建强和记者说起巡山途中的艰辛。

劳丁是2018年进入监测站工作的,刚进来不久,他就和大家一起踩着齐腰深的积雪巡山,走了一天,双脚也在雪地里冻了一天,傍晚刚回到站里,他就迫不及待地打了一盆热水,双脚就泡进了热水盆里,很爽地用手狠狠搓了一下脚背,结果双脚没有任何感觉,但是脚背的皮肤却整块都给搓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一股撕心裂肺的疼痛感和被鲜血染红的泡脚水让劳丁眼泪横流,“到现在只要天气一冷,脚弓就发痒”,劳丁说守币人

曲宗贡“女子小分队”

在曲宗贡,除了几个身强体壮的汉子,还有一支“女子小分队”,她们青春靓丽的形象就像曲宗贡迷人的风景,但是对于这些年轻姑娘来说,美丽的风景也只是短暂的惊喜,长年在这里工作对她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守币人

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在这里,每天早晨是千万个毅力在支撑着我起床,今天早上的气温是零下11℃,头露出被子外就冷得生疼守币人。”和雁楠刚入职两年,看着还是一个小女孩,可两年来,极端的环境使她体重从96斤减到了82斤,“我们要追寻老一辈白马人的脚步,也会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和雁楠活泼开朗,虽然工作环境极为艰苦,但是她脸上是笑容却很灿烂。

史岩是位年轻的母亲,她的孩子只有1岁半,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她很是内疚,“最难的是孩子的哺乳期,在别的地方工作的母亲把孩子带在身边或下班后给孩子哺乳,我们却不敢把孩子带到这里守币人。”史岩说,在哺乳期间,分局特意让她在县城的办公室帮忙,孩子一断奶,她就把孩子放在江边老家的父母身边,自己回到了曲宗贡监测站。由于爱人是州里寄宿制中学的老师,也特别忙,一家子分别在三个地方,一个月难得见上一面。

和春菊的两个女儿都上幼儿园了,为了照顾家庭,再过几天她就要离开曲宗贡调到分局了,记者与她聊天时她的眼里噙着泪水,她很留恋曲宗贡,但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她选择了离开守币人。“这两年的工作经历将伴随我的一生,这里虽然艰苦,但是我学到了很多,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了自己意志,还有一群像家人一样的同事。”和春菊说。

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在史岩的手机里,我看到了“女子小分队”的风采,和雁楠、史岩、和春菊和大姐木艳春四个人站在海拔近5000米的山巅,“这是我们那天做金雕样线监测时拍的,沿线几乎没有路,但是我们最终走到了山顶守币人。”史岩的语气中掩不住自豪感。木艳春在记者采访当天去了分局参加培训,不在站里。记者了解到,木艳春也是曲宗贡的“元老”之一,和提布从建站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工作,13年来,她没有觉得自己因为是女人而需要被照顾,当时产假结束,她就把孩子丢给爱人回到了站里,孩子如今14岁了,除了周末有限的时间,平时她几乎没有陪过孩子。特别是刚开始时人手少,她总是和提布、江次农布一起巡山,数据记录和分析上报这些事,木艳春都会抢着做好。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曲宗贡,她们用行动担负起了责任,在高寒缺氧的“极地”默默地坚守着工作岗位守币人

是同事更是“家人”

在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这里的业余生活没有灯红酒绿,每天晚上大家只有围着火炉聊天守币人。由于站里也没有多少富余的房间,他们中好几个人都是两人拼住在一间房里。“我们吃住都在一起,每顿饭也都是大家商量着吃什么,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没有我们几个同事待在一起的时间长。”江次农布说,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工作生活在一起,提布大哥我俩就连睡觉都在一间房子里,已经在一间房子里住了12年了。”

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我们一点也不孤独,因为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下班了,我们围着火炉唱歌、跳舞,虽然因为缺氧不敢吼太大声,但是我们很快乐!”史岩的话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他们如何亲如一家守币人。记者很羡慕他们有如此融洽的氛围,也许,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站长提布看着更像是“家长”,他话很少,但却是大家的“主心骨”,凡事都冲在第一个守币人。这两天,除了去北京学习的张鹏万,他们全员动手将水管从小溪边一直到监测站的洗脸台都包上了厚厚的泡沫,里面还加上了电热管,为的是大家能够在冬天喝上水,即便这样,万一停电,水管还是会结冰炸裂。下雪前,他们开始储蓄过冬的粮食,买了足够三个月吃的大米、面粉及腊肉,因为一旦大雪封山,他们就会被困在雪山深处的监测站里。“在这里,雇不到零工,所有的活都是我们自己干。”杨建强笑着说。

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只要是站里有事,大家都是齐心协力,特别是站里的女孩们,没有一点娇气,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曲宗贡监测站所有人是同事,更像是家人守币人

平凡中的奉献

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的工作人员,看着很平凡,但是长年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他们,不亚于权威的专家守币人。雪山上都有些什么动物、什么植物,他们都如数家珍,每一座山梁的地质构造他们都了然于胸,每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路线,他们熟悉得像是自家的后花园。

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自曲宗贡生态监测站成立以来,他们积极与省级、国家级的科研机构一起开展各种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其科研成果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守币人。也因此,监测站站长提布在2018年获得了州、县劳动模范的称号,并于2018年、2019年先后获得斯巴鲁生态保护奖及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称号等多项荣誉。江次农布自己也记不清获得了多少次县里的、州里的以及单位评给的先进工作者,站里的许多职工也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

由于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做出的不俗的成绩,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所在的保护区管护局在迪庆州连续5年获得目标督查管理工作优秀等级单位,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连续荣获局内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守币人

开屏人物|白马雪山深处的守山人

白马雪山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守币人,一群朴素真诚的人,在白马雪山深处,不畏艰苦的条件,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森林添绿,为雪山添彩!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李赛 通讯员 江初 摄影报道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袁熙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