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中一个亭子被砌封,打开后竟发现失传已久的西夏文

在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西夏博物馆,有着这样一块特殊的纪念碑,它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一块石碑西夏币。由于一个神秘的诅咒,几百年来从来没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如果不是这位学者冒着被诅咒的危险,亲自将其发掘出来的话,恐怕它就会随着西夏的灭亡而永远地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清嘉庆九年(1804年),清朝著名西北史地学者张澍(shù)回家乡武威养病,一天与朋友共游城北清应寺(即现今西夏护国寺),忽然,他发现在寺院深处有一个亭子,四面被人用砖砌封得严严实实,于是张澍好奇地向寺里的住持打听西夏币。原来,当地人传言,亭内为前朝所遗镇邪之物,如果有人启封,则会遭到天谴。张澍一生致力于金石、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听到后求知心切,再三恳求并对天发誓,承诺如有灾祸由自己承担,绝不连累旁人。

寺中住持万般无奈,只得拆开碑亭封砖,顿时大家看到里面有一块保存完好的黑色巨碑,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工整秀丽的方体字西夏币。张澍靠近石碑,却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上面刻的文字形体方整、乍一看好像与汉字无异,但是细看却没有一个能认得出,简直就跟天书一般。于是张澍立刻叫人把亭子四周的封砖全部拆除,这块被诅咒了几个世纪的石碑终于全部显现出来了。

原来,碑的另一面刻有一些汉字,其中记载的建碑年款是“天佑民安”,而“天佑民安”是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乾顺的第二个年号,因此张澍认定,碑正面所刻的不认识的文字就是灭亡几百年的天书———西夏文西夏币

张澍这一偶然发现不仅使一个重要文物重现于世,也使久已死亡的西夏文字开始又为世人所知,可以说,张澍是第一个明确识别出西夏文字的学者,他对此也很高兴和自负,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此碑自余发之,乃始见于天壤,金石家又增一奇书矣!”1956年,叶元帅视察河西走廊,曾在武威曾写下“五凉故事谈遗老,西夏钟文在土楼”,这句诗就是称赞张澍发现西夏文一事的西夏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