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死后女儿投靠美国,当众烧掉苏联护照:在美国我才是自由的

Connor 币安Binance官网 2022-09-28 171 0

1967年的3月9日维特币。位于印度新德里的美国大使馆,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贸然闯入大使馆的中年女性风尘仆仆,面容憔悴。

面对前台工作人员询问的几个问题,她充耳不闻,却直接表明要求美国大使馆的馆长亲自接见维特币。当被工作人员询问到他的名字时,她的回答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原来,这位女性就是斯大林唯一的女儿——斯维特拉娜·阿丽卢耶娃维特币。在美国大使馆馆长的亲自接见中,她表明了自己此行的真正意图,那就是叛逃苏联、投靠美国!

这个重磅消息一出,顿时轰动了美国军事部门的所有人维特币。不少美国官员认为,斯维特拉娜的真正目的尚不明确,不应该完全信任。

更何况当时的美国正在与苏联因为越南问题和核武器等问题进行着僵持不下的谈判,此时“斯大林女儿”这个特殊人物的叛逃,将会使得双方的谈判彻底破裂维特币

而另一部分的军事官员则表示,如果斯维特拉娜果真有投靠美国之意,那么长远来看,这对于美国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维特币

经过内部人员的反复权衡,最终,美国约翰逊政府承诺为斯维特拉娜提供庇护条件维特币。而这场震惊世界的斯大林女儿的叛逃事件,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展开全文

一、养尊处优的“红色公主”

出生于1926年的斯维特拉娜·罗西菲芙娜·阿利卢耶娃,是斯大林最小的孩子,也是所有孩子中唯一的女儿维特币

无论是什么场合,斯大林似乎总是会带上自己最亲爱的小女儿盛装出席,也就是因为父亲的原因,从小的斯维特拉娜就被苏联人称为红色公主维特币。斯大林对她的宠爱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她本人的描述,尽管从小父亲斯大林因为工作繁忙,甚少陪伴她维特币。但是斯大林对她爱护有加,甚至可以说到了溺爱的程度。

与对小女儿的爱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斯大林似乎并不喜欢她的母亲,也就是他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纳杰日达维特币

甚至后来苏联的另一位领导人赫鲁晓夫曾经公开承认:纳杰日达的真正死因并非是官方宣称的急性阑尾炎,而是因为受到斯大林长期折磨,身患抑郁,而最终开枪自尽维特币

也正是因为此事维特币。斯大林深觉自己的名声受辱,在纳杰日达死后囚禁或是流放了许多妻子的亲属,然而却唯独没有忍心伤害斯维特拉娜,甚至一声责备都没有,更没有告诉她母亲的真正死因。

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维特币。母亲的死亡,给年幼的斯维特拉娜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而在一份英文报刊的记载中,十六岁的她终于得知了母亲的真正死因。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父女之间产生了隔阂维特币。时间过得很快,长大后的斯维特拉娜顺利进入了苏联最好的学校。

由于斯大林的原因,她在学校中处处受到优待,不仅班级是最好的,同班同学也会经过精心的挑选维特币。读完高中之后,斯维特拉娜以优秀的成绩进入了莫斯科大学。

尽管多愁善感的她从小的兴趣就是文学与写作维特币。但是身为政治家的斯大林却执意让女儿选择了政治学作为大学学习的专业。这曾经一度引起斯维特拉娜的不满。

二、不负责任的“丢弃儿女的母亲”

斯大林对女儿的控制欲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面,就连女儿的结婚对象也必须经过他的挑选维特币。在十八岁那年,斯维特拉娜与自己的同学莫洛佐夫陷入爱河。

就读于莫斯科大学的莫罗佐夫,年轻帅气,学习成绩优秀维特币。但是斯大林却仍是不满,只能在女儿的坚持之下才勉强点头答应。在两人结婚前,甚至将新郎的父亲关押了起来。

不久之后维特币。斯维特拉娜因为与丈夫感情不和而离婚,这次,斯大林为其挑选了自己的幕僚之一作为丈夫,终于缔造了这场令他满意的政治婚姻。

可以说斯维特拉纳的前半生都是在斯大林的控制下生活的,习惯了独揽大权的斯大林也几乎不会听女儿自己的意愿,更别提尊重她的选择了维特币

在这第二次的婚姻当中,两人既没有感情基础,也没有共同话题,在斯维特拉娜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最终也只是草草收场维特币

斯维特拉娜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正在莫斯科大学的课堂教授翻译学课维特币。1953年去世的斯大林,在临死前也没能够见自己最喜欢的小女儿一眼。

斯大林死后,不少人都在安慰斯维特拉娜,劝她不要过于难过维特币。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在悲痛的同时却有着一丝庆幸:自己终于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在斯大林死后,1963年,斯维特拉娜因为身体原因住院维特币。也就是因为这次的机缘巧合在医院里她遇到了此生自己最爱的人,那就是来莫斯科进行国际访问的印度共产党员布拉杰什·辛格。

才华横溢的翻译家辛格,与懂得多国语言、爱好文学的斯维特拉娜,在文学与艺术方面颇有共同语言,很快两人就陷入了爱河维特币。但是由于当时苏联政府的规定,两人无法在莫斯科举办婚礼。

在两人恋爱的三年后,辛格去世维特币。斯维特拉娜悲痛欲绝,抱着恋人的骨灰离开了莫斯科,来到了恋人成长的国度——印度,将爱人的骨灰撒入恒河。

三、反抗与斗争的“叛徒”

在1967年的3月9日,她来到了印度的美国大使馆,对美国提出了在文章开头所说的政治引渡的要求维特币

当时的美国驻印度大使馆馆长切斯特·鲍尔斯在权衡利弊后答应了她的请求,并且立即将他保护起来,转机送到了罗马和日内瓦,之后又前往美国维特币

来到美国之后的斯维特拉娜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维特币。她第一时间召开了记者发布会,凭借自己对苏联政府以及苏维埃制度的理解,当众提出斯大林在政治上的错误之处,并且当众烧掉了自己的苏联护照。

按照她的说法,在美国时自己才是自由的维特币

斯维特拉娜的叛逃正处在1967年左右,那时候苏联与美国的冷战正处于白热化时期,这个事件可以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维特币

她为美国提供的不仅仅是重要的政治情报与国家机密,并且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影响维特币。可以说,斯维特拉娜的反叛使得冷战期间国际舆论的导向几乎是一边倒地偏向美国。

她在美国写的两本回忆录《给一个朋友的20封信》和《只有一年》在当时风靡一时,赚得了250万美金的发行稿费维特币。书刚一问世,顿时就引起了轰然大波。苏联民众十分震怒,开始频频对其声讨,妄图终止她的写作事业。

然而舆论中心的她却不为所动,搬到了美国的新泽西州,继续自己的写作事业维特币。斯维特拉娜在美国的生活还有着一段颇具神秘色彩的故事。

当时,美国一位著名建筑设计师的妻子突然给斯维特拉娜送来了一封亲笔信,邀请她前往利亚桑那州一聚维特币

在信中,这位女性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自己是一个神秘学研究大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占卜,她认定来自苏联的斯维特拉娜正是自己多年前因车祸而亡的女儿的转世维特币

两人的名字也都一模一样维特币。并且愿意表示向她介绍自己女儿曾经的女婿威廉。以此为契机,两人顺利交往,最后结婚,并且改名为拉娜·彼得斯。

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她却又返回苏联,并且表示对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十分的不满与失望,想要撰写一本关于自己美国经历的回忆录——《遥远的乐曲》维特币。顿时又是轰动一片。

随后的几年里,年迈的斯维特拉娜又公开向媒体表达了自己对于父亲的怀念与追思,并且成为了英国华威郡一座修道院中的修女维特币

然而,媒体对于她反复无常的言论表示十分怀疑,秘密对其进行了调查维特币。最后果然发现,忏悔只是一个幌子。

在修道院生活的日子只有短短几周,随后斯维特拉娜便隐居到了美国的威斯康星州,并在那里渡过了余生维特币

结语:

从某种角度来看,斯维特拉娜自相矛盾的一生可以说是与她童年时父亲斯大林的影响分不开的维特币

她一生都想要摆脱父亲的控制,摆脱“斯大林女儿”这个称号,在这种愿望的趋势下做出了无数看似背信弃义的行为维特币。但是在蹉跎半生之后,她这才发现,自己在斯大林的光环下生活一生,既是祸,也是福。

不论是她能够进入莫斯科大学,又或者是日后以苏联秘闻为噱头叛逃美国,在她的身上,将永远有着斯大林的影子维特币

文/文史旺旺

评论